此行,原为走麻车古道。山麓开步,荒草小道弯弯曲曲绕绕,误入鹧鸪山。
古道热肠的钱江春潮一脸歉意。其实,这只是个美丽的错误。鹧鸪山带给我们的是连连的惊喜。
仰望,高山巍然。
俯瞰,岭根,念萝,麻车,左溪,田园人家依山傍水而居。
梯田层层排布,从高处的山林边缘一直延伸到山脚的村落。山石堆砌的田坎,田坎石壁上时不时有一两丛盛开的野菊花。走在松软的田堙,阳光和暖,草木灰的青烟随风袅袅。一切都是我喜欢的样子!
一树苦楝,托举着无人问津的果子。
一丛六角树刺,满树红果子。红果绿叶,美是美矣。只可远观,不可亵玩!
阳光和暖,山风轻抚每一片叶子。山林是静谧的。
藤条在树木间恣意生长,恣意攀附。
如果,藤条是任性而妩媚的娘子。那么,树木们便是温厚纯良的男子,沉默而深情。而那些低矮的草儿,就是他们的孩子,或乖巧,或淘气。
展展是个特别幸福的孩子。大手拉小手,父子俩翻越了一座又一座大山。孩子汲取了父亲传递给他的力量,也汲取了大自然传递给他的力量,祝福孩子。
上山的路,是很有挑战的。
一路陡坡,手脚并用,攀藤扶树,方可上去。
终于爬到高处,不想,山道在杂树间消失了。好在,带队勇士柴刀开路,我们才有了出路。一路上,大家披荆斩棘,推拉钻跳,把浑身招数都使出来了。都是一幅童心未泯的样子,特别可爱!
到山巅,才得知,这是鹧鸪山。
可是应有那句“山深闻鹧鸪”?还是此山形似鹧鸪?
不得而知。
竹间时有鹧鸪啼,此情惟有落花知。也不知林间鸣叫的,是不是鹧鸪。
走出密林,豁然开朗。置身台地,远近的村庄和山头尽收眼底。
一棵油茶树,碧叶素花,迎风而立。好似席慕容笔下那棵开花的树,静静等在你必经的路旁。只为在最美的时刻,遇见你。
流苏一样的檬花,在阳光里,摇曳生辉,美到极致。
有人曾把她比作白头宫女,在孤灯冷壁的深宫里哀怨嗟叹。读后,一直耿耿于怀。
春夏时节,她在碧叶里开出红流苏般的花朵,如出嫁的娇娘。秋冬时节,她又拼尽最后一丝力气绽放,把呵护了一季的草籽随风而送,让每一粒种子去落地生根,拔枝开花。
没有一种花,能如檬花般柔美又刚毅。
祥棠,是高山上的古村落。老板接我们去民宿用中餐。隔壁大婶晾晒了番薯干,番薯片,番薯丝,青豆和卷心菜干。在晒台边席地而坐,闻着这些老家的味道,好馋!大婶说,女儿住城里去了,不喜欢吃咸菜。她就少做点,自己吃吃。言语里有得意也有小小失落。以前,家家户户都腌制大缸的咸菜,晾晒大把的菜干,如今,已经用不上那样的排场了。
农家菜肴,干净合口。感谢春潮的精心安排!跟快乐的人走,快乐自然就多!
村庄高处,建了平台。据介绍,村里这样的高台,还有四、五处。平台四周,砌了护栏,凹凸如古城墙。很有特色!平台宽阔,可作停车场停放很多车辆,也可作晒场用。
走到公路边,忽然想起曾经来过这里。那年随职校老师下乡招生,从弯道边那棵老树下掉头回去的。也算是有缘了!
下山,走狮子岩。一路田园风光。
山麓,有一捆柴火躺在路边。有老人家蹒跚而来,原来是奔柴火而来。同行帅哥热心,一路背柴火下山。看着,很暖心!
此行,从山麓到山巅,再从山巅到山麓,一个圆满的轮回。
忽然生念,一日行,可不也是一生行?
初上山时,如少年。探路而行,虽有些懵懂迷茫,但敢闯敢做,意气风发;上至半山时,负重前行,披荆斩棘,如奋斗的青葱岁月;登顶后,豁然开朗,如稳步前行的中年。下山,归去山花含笑斜阳正好,如超然自逸的老年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