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王家年到董村,当年的沙石马路铺了柏油,山路依旧弯弯,一如二十多年前的光景。
当年,班车少得可怜。过了中午,就没有了出山的车。他来看我,周六放学来,周日中午赶班车回。不足二十四小时。后来,索性不赶班车。两人徒步十多里山路到王家年,下午三点光景,我坐班车回山里的学校,他坐班车回百里外的学校。当年的同事们调侃我们是十八相送。
如今,还是我们俩,驱车在这样的山路,一起感叹当年的行走。阳光,蓝天,白云,山花,秋叶……一切安然,你我还同行,足矣!
里泄下,原本是个偏僻的小山村。一水穿村而过,把小山村一分为二。每遇大雨,隔水的孩子就不能按时来上学。同事小刘在水这边,曾去他家蹭饭。我的学生武科在水那边,曾去他家做溜生工作,没有成功,武科读完初一就辍学了。还好,后来日子也不错。如今,水泥桥已经连接了水两岸的人家。小黄山漂流名声在外,村子新楼林立,车来人往,登山者纷至沓来,好不热闹。草垛在稻茬上站立,收割的白菜则横卧在地头, 群山环抱的村落,田园风光让人迷恋。
小黄山,名不虚传。
董村一带,花岗岩出名。道士盘,磊石坑,上居坑都有很美的石头。大理石开采业的发展,对那些石头来说,该是一场浩劫。磊石坑,上居坑都已经遭开采,巨石被采挖,植被遭破坏,那些原本秀美的青山绿水变得支离破碎。希望小黄山山永在,水常绿,不要沦为采石场。
走小黄山,好似读一本引人入胜的书。
一路山花秋叶相伴,各种奇岩怪石会时不时的出现。
有时,他们守在你必经的路旁,像是故人,望穿秋水,只等你来!
有时,他们就安坐在你的必经的路上,像一座城池,你手脚并用翻越那些陡峭的城墙,钻过那些黝黑的狭路和洞穴。你可能会碰壁,也可能会摔跤,但走别样的路,才能领略别样的风景。
走着走着,又觉着自己是在闯关。不同的石头阵,就要用不同的招数来破解。
自然的山林,是那些铁栏杆遍布,每块石头都被标记了名字的景区无法相比的。悬崖是悬崖,你可以在高处屏气而立,没有铁栏杆遮拦着你。每块石头,你可以自己去想象他们的故事,而不用去猜度别人的意思。
高山之巅,采撷山花一枝。我自拈花笑,清风徐徐来。喜欢这样的感觉!
下山,过巧王水库,沿坝下水渠绕行。曲径通幽处,叠岩怪石相对而出,清水潺潺照见草叶山花杂树。
评论